首页

    职教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教动态 -> 正文

    【政策发布】河北省教育厅等10部门关于印发《河北省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信息来源:河北省教育厅 发布日期:2025-09-18 访问量:

    河北省教育厅等10部门关于印发《河北省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冀教科(2025)10号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教育局、党委网信办、发展改革委(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数据管理部门和政务服务管理部门、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雄安新区相关部门,各高等学校: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教育强国、强省规划纲要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教办(20253号)有关要求,以数字化为引擎,推动教育理念重塑、模式变革、体系重构,加快构建教育数字化发展新体系,河北省教育厅等10 部门研究制定了《河北省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实施方案(2025-2027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河北省教育厅

    中共河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河北省公安厅

    河北省财政厅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

    河北省通信管理局

    2025年9月12日

    01数字教育平台筑基行动

    1.完善智慧教育资源体系。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丰富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基础教育资源要覆盖中小学各学段名学科、特殊教育和实验教学等;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建设精品数字课程、虚拟仿真实习实践、学位论文与实践成果等资源;建设覆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老年教育、职业能力提升等终身教育资源。增加思政、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特殊教育、语言文字等资源供给。按照教育部“谁主管谁负责、谁提供谁负责、谁上线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数字教学资源审核机制,形成资源准入、动态更新、安全防护、应用评价等机制。鼓励各地各校行业企业发挥优势开发精品资源。加强数字教育全链条管理和数字资源知识产权保护。(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2.优化教育应用与服务。深入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试点,推动平台在学习、教学、教研、评价的全过程深度应用。持续推进城乡联校网教共同体建设,推动优质中小学与薄弱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结对帮扶。积极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扩大教育公共服务“一网通办”事项。利用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实习就业和行业企业招聘提供优质服务。各高校要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推行“一站式”服务,力争实现“最多跑一次”。(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

    3.助力教育管理与决策科学化。推动省级数字底座与部级平台的对接,与市、区(县)及高校数字底座的高效融通。积极推动教育与人口、地理、经济、产业等数据的互联互通。持续推进省级教育数据治理,拓展优化领导驾驶舱功能,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支撑。各市教育局要建立健全覆盖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应用的全流程管理机制,统筹部署涵盖学校管理、教学活动、师生发展等多维度的数据采集终端与平台,实现对教育教学全过程数据的动态监测、精准采集和科学评价。实施高校数据集成治理提升工程,各高校要制定学校数据标准,建设数据治理平台,打造师生“一张表”以及数据分析类应用,实现业务数据互联互通与规范化管理。(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省公安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4.完善终身学习服务。推进河北终身学习在线平台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对接,丰富数字化学习资源库,强化智能化学习支持提升服务能力。完善河北开放大学体系,建好国家老年大学河北分部。加强“智慧助老”课程资源建设,开展多样化的数字技能教育,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推动石家庄、唐山、邢台全国学习型城市网络城市建设,扩大城市优质学习资源供给和覆盖。(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5.推进数字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鼓励高校加入世界数字教育联盟、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支持高校加强数字教育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举办教育数字化领域国际学术会议,与国外高校合作共建数字课程、数字实训基地与模拟实验室,推进人才国际化联合培养。选派数字领域教学科研骨于赴海外研修访问,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支持我省有条件的高校重点面向发展中国家开展数字技术能力培训,为发展中国家培养“数字+技能”专业人才。加强孔子学院、“中文工坊”建设,丰富中文数字学习资源(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02人工智能赋能创新行动

    6.培育人工智能教育重点应用场景。开展人工智能+面向产业的教育教学应用场景试点工作,指导试点高校针对河北重点产业构建能力图谱,开发一批智能体,建设可复用的教学产品,推动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支持行业企业向职业院校提供人工智能训练数据和实践场景,培养具有人工智能素养的技能人才。实施本科高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专项行动,各高校要积极引入学科大模型、增强现实等手段开展实验设计和教学,打造一批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典型案例。加强国家和省级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省级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建设,孵化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案例。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组织试点校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备、教、研、管、评五大应用场景展开深度探索。各市教育部门试点推动中小学围绕“人工智能+”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科学教育、学校治理等方向构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7.推动学科专业数字化升级和科研范式变革。鼓励有条件的大学设立人工智能学院。加强人工智能品牌专业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打造若干河北特色、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专业集群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启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三年大变样”行动,为河北八大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研究制定《关于高职院校建设人工智能学院赋能专业数字改造的指导意见》,指导高职院校加快专业数字改造。有条件的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要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开发文献智能挖掘、数据驱动发现、智能实验设计等工具,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科研范式变革。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关键技术攻关、场景应用研发、伦理安全治理等方面布局一批前瞻性研究课题,支持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加强教育专用大模型的研发与广泛应用,产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

    8.推动课程、教材、教学数字化变革。指导各地各校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推动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智能化升级,鼓励完善知识图谱,构建能力图谱,促进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融合。支持各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核心课程、“人工智能+X”交叉课程等,形成覆盖全面、层次清晰、特色鲜明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鼓励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发数字教材。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探索建设新形态未来学习中心、数智化教学组织及一站式学生社区,探索人机协同教学新模式,推动人工智能驱动的大规模因材施教。(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9.提高师生数字素养。将数字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含中职)课程体系,在高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完善“知了科普地图”小程序,整合全省面向中小学开放的各类科技场馆、科研院所科普基地等场所及科学活动信息,为中小学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提供指引。积极落实《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出台河北省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将面向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培训指导团队的数字化培训纳入国培、省培计划,支持各地各校探索开展教师数字素养评测与针对性培训。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结合教育技术学等相关学科建设,设立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基地。实施智能研修平台规模化应用领航行动,推进智能研修平台规模化应用。以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微课大赛等活动为抓手,激发教师广泛深入使用数字技术的积极性。将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在数字教学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委网信办)

    10.赋能教育评价改革。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评价工具,支撑教育质量、办学水平、教师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等评价,助力教育考试评价改革,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提升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深入推进国家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工作,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成长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依托省级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开展义务教育相关学科领域的学业质量监测。(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03新型基础设施强固行动

    11.提升数字环境建设水平。优先把教育数字化建设纳入教育领域设备更新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挥教育专网在资源共享、数字应用实验、考试培训、超算、智慧教育平台、视频会议、协同指挥、安防监控等方面的作用,丰富教育专网承载资源与应用服务。全面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提升教育系统IPv6使用流量与活跃用户数。提升乡村学校校园网络环境品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全光纤校园网络。鼓励学校广泛使用校园物联网和数据采集设备,推进各类终端的互联互通。有序推动全省教育专网和教育云体系融合的信息网络支撑环境建设。(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委网信办、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通信管理局、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

    12.完善标准规范体系。认真落实国家数字教育软硬件环境平台工具、数字资源、教育数据、网络安全等方面标准规范。持续深化河北教育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人工智能安全相关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技术防护与合规管理。推动省、行业、企业、团体等层面与国家教育数字化相关标准的协同衔接和落地实施。(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04数字化转型保障护航行动

    13.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数字教育工作的领导,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各地各校要把教育数字化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促落实重大事项。健全省、市、县、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鼓励各级教育机构探索设立首席信息官(CIO)机制。省委网信办、省公安厅负责加强教育数字化领域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监管及信息技术发展应用,打造健康向上网络环境;省发展改革委、省委网信办、省财政厅负责对教育数字化项目和经费予以支持;省科技厅负责加强重点领域科研布局,以人工智能技术推进科研范式变革;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负责推动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互联互通;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制定协同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

    14.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完善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教育数字化经费保障机制,依法拓展金融支持、市场参与和社会投入渠道,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资金,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力度。做好购买优质在线教育资源和服务等经费保障,对农村、边远地区视情况给予倾斜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对名级各类学校的网络使用资费给予优惠。积极引导更多智慧城市新基建等领域相关资金投向教育信息化领域。鼓励学校加大对教育数字化项目的统筹投入,强化经费保障。(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通信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

    15.完善激励督导机制。分级分类开展教育数字化建设应用成效评价,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将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纳入教育督政评估内容,提升各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效果、效率和效益,探索建立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动态监测和第三方评价机制。在高校领导班子考核中加强数字能力考察,增加数字素养、数字化教学能力在教师职称评聘的权重。将数字化应用作为申请省有关教育教学项目的重要因素,纳入学校和教师评优评先内容。(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16.筑牢网络安全屏障。严格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提升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防护技术能力。完善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完善信息资产管理,加强跨部门协同联动,持续开展常态化网络安全风险监测和应急处置。建立供应链安全管理机制,督促供应链企业加强网络安全技术防护,明晰供应链企业的安全责任,加强对系统建设及运维的安全监管。常态化组织开展教育系统网络与数据安全应急演练,提升处置水平及保护能力。面向师生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加强网络安全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信息化工作岗位人员安全素养。(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委网信办、省公安厅)

    17.强化人工智能安全保障。建立“人工智能+教育”安全保障制度,落实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备案管理办法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数字伦理准则,加强对智能教育产品工具、服务的监管,规范人工智能应用进校园管理。教育引导师生正确使用智能工具,强化模型安全、算法安全和内容安全管控,防范师生滥用人工智能技术。完善隐私保护机制,确保数据安全合规使用和师生权益保护。(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委网信办、省公安厅)

    联系方式

    地址:石家庄市鹿泉区卧龙路99号
    电话:0311-82280596(卧龙院办) 82286661(卧龙招办) 82286662(卧龙招办)
    地址:石家庄市新华区学府路236号
    电话:0311-82289585(学府办公室) 85201001(学府招办)
    传真:0311-82280615

    新媒体平台

    扫码关注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新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快手

    视频号

    今日头条

    校园VR

    更多>>

    Copyright 202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21458号-4